我司业务范围:快速开业注册/财税代理/专项审计及清缴报告/政府预决算/劳务派遣/资质证书申请认定/商标专利注册/高企、科技项目代理申报/股改上市融资
更多的科技政策信息,还可通过以下途径了解和咨询:
合作热线:
1.嘉应·广州办事处:广州市天河区燕岭路120号金燕大厦905房
189 2506 1970(王先生)
2.嘉应·佛山顺德嘉旺:佛山市顺德区大良南国中路29号顺兴花苑2层2号写字楼
137 2853 9668(袁小姐)
3. 嘉应·梅州百业旺办事处:梅州市梅县区剑英大道山水城锦绣国际家居博览中心B10栋4楼430
138 0899 4713 (余先生)
4.嘉应·清远办事处:清远市新城东二号区十三号商业大厦603号
151 1372 2640(肖小姐)
5.嘉应·中山办事处:中山市石岐区龙井南路3号置贤大厦2416房
135 5610 0770(钟小姐)
6.嘉应·南沙办事处:广州市南沙区丰泽东路106号(自编1号楼)
159 8929 6283(刘先生)
7.嘉应· 深圳办事处: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12069号海岸时代公寓东座2319
159 1977 0284(赵先生)
8、嘉应·梅州企盈办事处:兴宁市兴城宝华园C栋第17卡门店
189 3345 8933(陈小姐)
————————————————————————————————————————————————
一、政策背景及依据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落实《科技部关于新时期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国科发区〔2019〕268号)和《科技部办公厅关于营造更好环境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的通知》(国科办区〔2022〕2号)部署要求,营造更好环境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市科技局牵头研究起草了《广州市科学技术局进一步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二、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行动方案》以“争取到2026年末,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到30000家以上,‘四科’标准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到2000家”为总目标。从优化资助模式、落实政策措施、提升人才服务、优化基础条件、引导社会力量五个方面梳理形成10项主要任务,引导人才、资本、项目、平台等创新要素向科技型中小企业聚集,加快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数量和质量,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具体内容如下:
(一)关于优化资助模式方面。一是优化市科技计划支持企业研发的机制。“择优支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接续支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成果在穗落地产业化。在市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中设置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设立相关子方向,探索实施“揭榜挂帅”“赛马”“以赛代评”“以投代评” 等市场化项目遴选机制,加大科技创新券的支持力度,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二是进一步完善政府基金体系支持研发的机制。建立市、区政府基金协调联动机制,建立政府基金与科技项目的对接机制。将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作为广州科技创新母基金重要绩效考核指标,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子基金。鼓励有条件的区设立天使投资基金,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力度。
(二)关于落实政策措施方面。一是推进科技企业研发政策应享尽享。简化企业普惠性优惠政策兑现程序,进一步落实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00%等政策,市区联动进一步加强涉企政策宣传工作,加强政策解读、培训服务和评价辅导,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应评尽评。二是完善金融资本支持企业创新机制。探索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积分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债权+股权”的科技金融精准对接等服务,升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形成与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等证券交易机构的协同机制,拓展企业融资渠道,进一步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三)关于提升人才服务方面。一是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高端人才。重点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中的人才(团队)申请市级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探索完善校企、院企科研人员“双聘”或“旋转门”机制。在项目支持、政府投资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将科技型中小企业高端研发人才纳入相应的职称序列。二是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引进国际人才。落实大湾区境外高端人才个税补贴政策,支持外籍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享受国民待遇。鼓励支持有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聘请国外高水平专家。支持企业聘请的外国专家承担各类外国专家项目。鼓励外籍科学家领衔承担市科技计划项目。
(四)关于优化基础条件方面。一是夯实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根基。进一步优化“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等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推广“投资+孵化”模式。支持鼓励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一批专业化众创空间。深化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鼓励国有创业服务载体改革释放活力。二是强化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评价导向。开展广州市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百强榜单评选活动,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调查制度,加强企业研发能力监测和统计分析,为制定完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政策提供支撑与服务。
(五)关于引导社会力量方面。一是推动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应评尽评。把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作为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长期基础性工作,进行重点政策解读,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评价工作。二是构建专业服务体系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量质齐升。充分发挥专业科技服务支持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征集专业科技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创新体系建设、政策咨询、研发费用归集、人力资源、知识产权、产学研合作等全链条创新服务,引导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入库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四科”标准科技型中小企业。
详情请点击:http://kjj.gz.gov.cn/xxgk/zcfg/zcfgjd/content/post_8277398.html